28.4 C
Indonesia
Tuesday, May 14, 2024
spot_img
Home文友庭院柳丝如烟忆清明

柳丝如烟忆清明

读着李白的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清明的伤感不禁而生,故去的父母和久别的家乡,又上心头!
记忆中故乡的清明,家家在神龛上插供柳枝,在门楣上悬挂柳枝,在头上或衣襟别一小束杨柳叶条。孩子们,用柳条编织柳帽,戴在头上,手里还拿着柳条,左右抽打,成群结队,边走边唱:“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柳鞭驱邪魔,平安福寿多。”那时,我还小,父亲也替我编一顶,戴上,跟在队伍里的后面游街。
我问父亲:“清明节为什么要戴柳帽,插柳呢?“
父亲说,“柳与留谐音,是借‘柳’挽‘留’先辈的意思。”
后来,我读到白居易写柳的诗,“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还有杜牧的诗,“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诗经》里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渐渐理解了父亲的话,懂得了杨柳表达的是难分难离,不忍相别的意境。
听祖父说,清明,有聚集阴魂之说,民间有百鬼出没讨索的说法,人们认为柳可以慑鬼,称柳树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著,“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也证实这点。
山村春来早!每年三月,病菌滋生,医疗条件落后的山村,禀承明朝传统文化,寄望摆脱虫疫病疫,防止鬼魂侵扰,值柳条发芽之际,家家在村口、河边,插柳戴柳,以辟邪毒。记忆中,清明那天,身为队长的父亲,带几个村里大叔,早早去罗河边,割些柳条回来,号令全村老少,沿着河边,村前村后,房前屋后,插种柳树。男人们挖坑,妇女们种树,孩子用盆端水,用桶抬水,浇灌。几场春雨之后,柳树就吐出了绿芽。
父亲说,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田野的坟群,是各姓氏专属,清明节这天,村里各宗各姓的人家出动,扶老携幼,在各自的坟地上埋锅造饭,用蒸饭、刀头、腊肉、香蜡纸钱、鞭炮、挂山幡等器物,祭祀先祖,行隆重的跪拜祭祀大礼。
后来,这种习俗简化了。父亲带我们去祖坟祭祀,来到坟地,先拔掉坟堆周围的杂草,然后摆上馒头、苹果、梨、核桃等供品,燃起三柱香,奠三杯白酒,跪拜之后,还要用铁锨往坟头添新土,最后在坟前种几株葱郁的柏树。听老人说,这种虔诚隆重的祭拜祖宗,传递着后辈对祖先的缅怀追思之情,也向祖先祈求荫佑,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后人平安顺意,出人头地,昌隆发达。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凄切,父母已故多年,但每到这天,我仍要回乡插柳戴柳,到坟前祭拜。望着苍松如盖,柳丝如烟,我仿佛看见满头银发的父母亲,正在为我们儿女日夜操劳的身影……

作者:罗凤霜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