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C
Indonesia
Tuesday, May 21, 2024
spot_img
Home两岸四地放下牧鞭拿起绣针 西藏传统农牧民迎来新生计

放下牧鞭拿起绣针 西藏传统农牧民迎来新生计

(中新社拉萨电)今年52岁的欧弟一家人目前居住在西藏山南森布日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安置点,每天上午,他和另外34位牧民一起前往村委会办公楼“上班”:大家分工熨烫布匹、缝制床上用品等。

培训缝纫技术

一年前,欧弟随那曲市安多县色务乡1000余位牧民一起,从海拔约5000米的草原搬迁至此,以往每日用以驱赶牦牛的牧鞭“吾尔朵”挂在新家里,再未使用。

“色务乡海拔高、气候恶劣,我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但我有4个儿女,其中3人都在读大学和高中。”欧弟说,从那曲搬迁至森布日,原先的牦牛由留守的亲友照看,牧业收入并未减少。“搬迁主要是为儿女们考虑,他们更喜欢气候宜人的森布日。”

色务乡乡长次旺说,搬迁后,全乡有100多位富余劳动力想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今年,西藏阿尼朵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进驻森布日,牧民们得知可以免费培训缝纫技术后,踊跃报名。

增加就业率

记者见到欧弟时,他正为电动缝纫机的绣针穿线,缝制床上用品。从2020年7月至11月,通过缝纫他已经获得了1.5万元(人民币,下同)收入。“这里工作自由,家里有事可以随时请假。”欧弟说,床上用品是比较初级的缝纫技术,他希望更进一步,学习服装制作。

西藏阿尼朵服装设计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占都介绍,公司培训的第一批35位牧民已全部结业上岗。他说,基于公司运行能力,他们计划在森布日打造西藏的校服产业,未来三年将吸收更多的安置点牧民就业。

在欧弟的同事德庆才珠家,记者看到,德庆才珠的女儿曲宗刚学完烹饪回来,身上还穿着厨师工作服。“培训是我自己报名参加的,已经一个多月了,主要学习切菜、炒菜的标准流程等,过几天就要面临考核。”曲宗说,考核通过后才能拿到结业证书,如此才能找到工作。

西藏白朗县23岁的潘多在当地的温室大棚工作了3年多,12月5日,她对记者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大白菜、茄子、番茄等蔬果种植技术。

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业

潘多所在的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系西藏最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之一,记者此前在当地看到,这些大棚可产出车厘子、人参果、葡萄、西瓜等数十种蔬果。

负责经营该园区的白朗中农圣域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德利介绍,园区有170余位员工,其中当地农牧民有150位,潘多系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白朗县是西藏传统青稞种植大县,被誉为“后藏粮仓”。“在大棚工作之前,我主要做些零工,收入不太稳定。”潘多回忆,2017年初,她在大棚建设之初便加入其中,当时月薪为3000余元。

潘多热爱和土地“打交道”。“在大棚工作,其实是全职‘园丁’,既要学蔬菜育苗、施肥及灌溉,也要学果树的管理。”潘多说,自己计划明年为家里修一栋房子,另外想租种几个大棚,自己经营。

2020年初,潘多升职为小组长,月薪达到5000余元。今年5月,白朗县举行果蔬采摘节,潘多第一次带着母亲到自己工作的大棚参观,她笑着说:“我阿妈从来没看过莲雾、海棠、薄荷等植物,觉得很神奇,而且这些都是我亲手种出来的,我阿妈特别开心。”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