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9, 2025
Home社会动态《讯报》苏岛华文加油计划之汉语教育线上经验交流会

《讯报》苏岛华文加油计划之汉语教育线上经验交流会

苏岛华文加油计划是《讯报》成立十五周年的社会责任实践的具体落实,作为在苏岛甚至印尼较具影响力的纸媒,我社深知华文教育之于华裔以及友族人士的不可或缺性。随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诚然,华文教育曾经中断是现今印尼华文的重伤,从头开始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气。欢欣之,印尼早已开始汉语教育,虽然步伐比较慢,但必定会有成就之时。

23日下午,由我社牵头举办的汉语线上教育经验交流会是苏岛华文加油计划的其中一个项目。主讲人为中国安徽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师,近十年在雅加达从事汉语教育的徐天艾老师。本场交流会的场外指导人为中国深圳红岭中学优秀退休教师,拥有几十年语文教育经验的王敏老师。与会嘉宾分别是崇文中小学初中校长张美安、印尼普瑞玛大学Universitas Prima Indonesia商务汉语系主任和外事处主任罗爱瑾、亚洲国际友好学院华文系主任邝燕娜、雅加达Universitas Al Azhar讲师陈秀雅、印尼明古鲁发电有限公司代表丁婉、弘毅补习班创办人张弘毅。

张弘毅:

印尼自解禁使用华文以来已将近20年矣,学生对学习华文都会面临一种语言障碍无法接轨的困难,因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很有限,很多句子无法表达。多数靠印尼文直接翻译成华语句子,而印尼语很多词汇翻译成华文都是一对多的现象,没有学到词汇偏误和辨析方面。我个人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靠家庭私自一直坚持学习,先后由七位补习老师给我补习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和自己进修了二十多年华文。当年只能使用早期华校使用过的教材课本。国家解禁使用华文后我积极申请赴两岸参加海外华文教师研习会,到过厦门、福州和长沙参加研习会,也到北京买参考书。参加过12次台湾侨委会举办的华文和方言教学活动,买了不少两岸出版的工具辞书自修。

虽然目前印尼学校已经增加了一本华文教材,不过各校的授课时数太少,一个学期需要教完一册教材,师资方面大量缺乏。对于一位从零起点学起的学生来说是万般困难的。因为他们需要掌握发音,掌握书写汉字,还要学习词汇和语法的使用及语义表达能力,操练时间不足够,他们都用硬记死背的方法。对一位母语者是印尼语境或者是习惯操讲闽南语者来说他当然是经过媒介语把句子组装对译出来,所以有时写出来令人抓不到他所要表达的语义和使用“不是汉语语境的汉语”。

陈秀雅:

我所教授的学校近98%的学生为非华裔,教学语言以印尼文为基础,加之疫情的爆发,给原本就薄弱的汉语教育“雪上加霜”,如今多数网课给学生教授书写汉字的一笔一划都成困难,学习语言要精讲多练,各学校可以说几乎都没有操练的时间给学生去操练。词语搭配运用不当;汉语手写法不熟悉、不会;学生学习精力减退等都是困惑我的主要问题。

王敏:

首先,要加强汉语词语教学,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教学,让学生对词语的词义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词语搭配不当和汉语不地道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少情况下是学生对词义不甚理解而造成的。可多做一些专项练习。将学生平时常出现的词语搭配不当的句子汇总并分门别类的归纳。列出词语搭配不当的常见类型进行讲解并辅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鼓励学生多练习口语,不要怕用错词语。多交流,多运用语言,会产生良好的语感。母语学习的学生,词语的正确搭配多源于自己的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正确运用词语的重要基础。

若学生学习汉语的目标只是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能初步阅读汉语材料,我认为可以淡化汉字书写笔画和笔顺的教学。若学生学习汉语的高于以上要求,我认为应该加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汉语有兴趣,自然就会精力旺盛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可从汉语的趣味和汉语的实际运用等方面着手进行。其次,多鼓励学生,可以夸张的赞赏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让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不断得以加强。

罗爱瑾:

经过多年教学与研究,自己一直在探讨走一条新路,过去华语教育受到对外汉语的理论影响比较大,即使专门研讨华语教育的理论交流会上也存在有一些误区。我的理解是汉语就是华语,华语就是汉语,本来是一个东西,不能因为学习对象不同就搞成了两种东西。无论是对华裔,华人或华侨,抑或其他什么人我们的目标语都应该是一个东西汉语言。这样任何教学大纲都应该是地道的汉语言。只是针对教学对象不同,略做调整。

所以尤其是三语学校更应该以中国大陆语文教学的大纲要求为基础做删减,但是相同课时教学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实际上30多年前就走过这条路,现在来看,经过那段教育的老一辈人的华语底蕴都是很深厚的,无论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教材效果都是很好的。

关于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教法我们也都在逐渐做调整,不断完善从汉语本身的特点来教学,增强学生掌握汉语本体逻辑,本体文化能力,这样是授人以渔,不再追求数量学习,在于积累和理解,提高学生从底层逻辑来学习华语。这样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错误。

张美安:

我们一直都在落实提高学生兴趣华文的工作,毕竟华文不是母语,学起来比较吃力。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多讲多写汉字,我们很感谢《青讯报》提供给我们学生展示作文的机会,现在他们都比较愿意写作。

作为中小学,激发学生学习中文兴趣的门路我们一直在摸索,书写汉字和识别汉字是一门比较难的功课对于非母语学习者。现代人多用手机,手机有中文应用程序,学生看到不懂的字可以手写下来,程序就会显示出该字的信息,帮助学生学习。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师也会“追潮流”,比如现在流行的电视剧、电影、明星等,与学生产生共同话题,同时也帮助其提高中文能力。

汉语桥的比赛我们也希望参加,这也是学校的目标,但是以目前来说,我们的能力还有限,但是我们相信,坚持华文教育,循序渐进一定会看到效果的。

徐天艾:

教学讲究教学目的,因为印尼学生各校和学生个人的华文程度水平参差不齐,词语搭配是比较高层次才施的课程。以目前学校授课时数来说根本没有时间去加强和操练。基本的都没铺垫好根基教授词语搭配未免言之过早。

可以说没有教材是最完美、最适合的,关键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现有的教材中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学生能够学懂、理解了,这就是好办法。

我在雅加达的华文教育中发现,汉语教学学时不足,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交流练习,我们的使用教学语言有英文和印尼文,通过这两种语言转化成中文让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若是以简单交流为基础,那么我们就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兴趣是老师,孩子们学得快乐,也会学得扎实。

最后,《讯报》总编廖春柳代表社长林荣胜先生结语道,印尼华文教育是独特的,与历史紧密相连,但喜见各族子弟皆踊跃参与汉语学习。汉语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感谢在汉语教育上奉献的每一位人士,您们都是最美丽的人,最可爱的人。未来,让我们继续努力,为汉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 ARTICLES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