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综合讯)中欧投资协定并非协议(deal),更多是意向(intention)?欧盟(EU)一位执行委员对中欧投资协定再泼冷水,称其成为现实需要很久。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一位执行委员6日表示,欧盟与中国之间经过长期谈判达成的中欧投资协议,更多的是一种“意向”,而不是一项协议,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为现实。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法国籍代表布雷顿(Thierry Breton)对位于华盛顿的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表示:“我将非常诚实地告诉你们,这份协议(中欧投资协定)并不完全是协议。”
布雷顿说:“最终……这(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个意向……仅此而已。”布雷顿曾担任法国财政部长,目前担任欧盟负责工业和服务业事务的执行委员。
布雷顿补充说:“所以我认为,这个意向转变为现实的时间可能会很长。”
布雷顿还指出,中欧投资协定是在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拜登(Joe Biden)“过渡时期”达成的。2020年12月,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最后几个小时,中国与欧盟就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共识,令许多人感到意外。
此前,4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在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表示,欧盟与中国双方针对对方的制裁不利于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欧盟已停止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努力。
但欧盟发言人随后对上述报道做出澄清,称媒体报道“断章取义”。据香港《南华早报》5日报道,欧盟发言人5日向该报表示,东布罗夫斯基斯的表述在媒体之前的报道中被剥离了具体语境。
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5日表示,她仍然相信,中欧投资协定是一项“重要的事业”。
默克尔强调,中欧投资协定是“互利的”。
针对中欧投资协定遭遇阻力的有关报道,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也注意到欧盟发言人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
汪文斌指出,中欧投资协定的本质是互利互惠的,协定符合双方的利益,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欧盟、有利于世界。
汪文斌强调,中方愿同欧方保持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协定早日生效,造福双方人民,向国际社会发出中欧支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