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雅加达讯)财政部长丝莉幕雅妮(Sri Mulyani Indrawati)正式颁布2025年财政部长条例(PMK)第19号,规范政府对国家后勤局(Bulog)的投资规则,以支持政府大米储备(CBP)的采购。该条例于3月3日制定,并于3月6日生效。  

根据PMK 19/2025,政府的投资形式属于其他直接投资,主要用于提供资金支持,以采购国产稻谷或大米,确保CBP储备充足。政府希望通过该投资政策,不仅实现经济回报,减轻国家预算(APBN)在CBP采购方面的负担,还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从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政府用于国家后勤局采购CBP的投资资金来自APBN,并被列入国库预算的政府投资子部分。这笔资金将首先从国家一般现金账户转移至国家一般国库投资账户(RIBUN),随后通过RIBUN向国家后勤局进行支付或分配,以确保CBP采购的顺利实施。  

获得投资资金后,国家后勤局将使用这些资金采购国产稻谷或大米,采购价格依据政府相关机构制定的采购标准执行,并参照国家后勤局实际采购的粮食数量进行计算。采购完成后,国家后勤局将通过市场投放或分配CBP,以维持国内粮价稳定和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国家后勤局在分配或投放CBP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必须至少与其采购成本相等,并且这笔收入将作为周转资金继续用于下一轮CBP采购,以确保资金的可持续利用。此外,政府对国家后勤局的投资价值包括多个方面,如CBP采购价值、尚未分配的政府投资本金余额,以及因CBP分配和投放而收到的现金或应收款项。  

政府对国家后勤局投资的回报将在政府投资政策声明(PKIP)中设定,并按照国家后勤局运营的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总额的百分比进行计算。财政部长还将设定国家后勤局需达成的政府投资绩效指标,确保政府投资资金的有效运作。  

根据规定,国家后勤局必须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将政府投资回报存入 RIBUN。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稳步推进,并优化政府在粮食储备和市场稳定方面的财政支出。(INT/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