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雅加达讯)缅甸罗兴亚族主要为穆斯林,由于逃离缅甸的迫害,他们前往孟加拉国等邻国寻求庇护,并通过漫长的海上旅程抵达马来西亚、印尼等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据联合国数据,目前约有2800名罗兴亚难民生活在印尼。

由于国际移民组织(IOM)决定削减对难民的医疗和经济援助,北干巴鲁约一千名罗兴亚难民正面临法律和生存的不确定性。国际移民组织于2025年2月28日发布的一封信件中宣布,由于资源限制,截至2025年3月5日,该组织将无法向北干巴鲁的925名罗兴亚难民提供医疗服务和现金援助。尽管仍会向最脆弱群体提供部分援助,但整体援助削减已成定局。国际移民组织表示,此决定与美国暂停向外国援助机构提供资金的政策一致,该政策影响了组织的运营、员工以及受援助者。

罗兴亚人道主义组织“若开项目”主任克里斯(Chris Lewa)证实,国际移民组织援助削减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资金减少。截至目前,美国驻雅加达大使馆尚未对此作出官方回应。北干巴鲁的罗兴亚难民已经接到通知。“他们告诉我们,国际移民组织将不再提供现金援助,而这是我们生存的唯一来源,因为我们被禁止工作。”26岁的罗兴亚难民阿卜杜·拉赫曼(Abdu Rahman)表示,每月发放的津贴为每人61.24美元(约合100万印尼盾)。

北干巴鲁市政府国家团结与政治机构(Kesbangpol)代理负责人桑乔约(Hadi Sanjoyo)表示,当地政府正与非营利组织探讨解决方案。然而,由于难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人性超越国界。”

尽管印尼制定了管理难民的相关法律,并参考国际法执行,但印尼尚未批准《1951年难民公约》。主要原因是,该公约赋予难民工作权、工资权、住房权和受教育权,这些条款在国家利益考量下仍难以实施。(INT/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