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5, 2025
Home文友庭院印尼苏岛抗日“九、二〇”事件 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一)

印尼苏岛抗日“九、二〇”事件 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一)

印尼苏岛抗日“九、二〇”事件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从发起、筹备到结束,历时三年。此次活动筹备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众,影响之广泛均属前所未有,基本上达到了纪念烈士和教育后人的目的,在华侨群体中反映热烈,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随着2003年9月20日晚纪念大会暨文艺演出拉下帷幕,整个活动终于划上圆满的句号!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于次日即作报导,随后“香港商报”、印尼“华商报”作了报导,“信报”则刊载了黄昆章教授的文章“一次有意义的盛会”,“印尼焦点”杂志也刊载了有关文章。雅加达“国际日报”以“缅怀抗日革命先烈,警惕军国主义复活”大字标题连续三天登载黄昆章教授在坐谈会上的发言。宣传广泛,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筹委会于9月22日及26日召开了总结会,两次会议按活动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一、出版发行“九、二〇”事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忘不了的岁月”
筹备工作前期约两年时间,主要是组稿、编辑、出版“九、二〇”事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忘不了的岁月”。
“九、二〇”事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与过去出版的“血仇”、“难忘的‘九、二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这便是增加了战后苏北爱国民主运动的崛起和发展,展示了1945年至1960年15年间苏北华侨社会蓬蓬勃勃的爱国民主运动。苏北爱国民主运动是“九、二〇”抗日运动一样,是苏北华侨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
筹委会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征得80余篇稿,连同原有稿件,全书共收入115篇稿计50余万字,发行了5,000册。时间跨度由1940年至1960年,是一部珍贵的苏岛华侨爱国史。
文集出版之后,普遍反映良好,尤其是研究华侨史的学者们和侨务工作者更认为这是一本珍贵史料,有助于年青一代华侨华人了解并继承父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赞扬筹委会做了件大好事,福建省侨联文化联络部陈惠琼还在其单位网页上特别撰文推荐。
二、“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为了补充纪念大会时间与形式受限制,不能充分开展研讨,筹委会特地在纪念日上午安排了“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发言人来自祖国内地、香港、印尼、台湾等地,他们中有“九、二〇”抗日志士、研究华侨问题的学者、侨务工作者、台湾中华四海同心会代表、志士家属和较年青一代华侨代表等,发言质量都较高。
会上发言的代表们回顾了日本、法西斯在侵华及太平洋战争中犯下的罪行和当前其右翼分子复活军国主义的企图。希望日本政府以历史为鉴,认真反思,融入世界和平进步的主流,与中国和睦相处,化对抗为互信,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较年青一代代表发言表示要继承“九、二〇”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昌盛统一、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三、纪念大会暨文艺演出
纪念大会暨文艺演出在香港中环大会堂举行,出席者千余人,是整个纪念活动的高潮,台上台下充满热爱祖国,反战争反侵略之浓烈气氛。
第一部分是大会发言,发言者有三地筹备组负责人、“九、二〇”志士,呼吁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部分是文艺演出,节目精彩,高潮迭起,掌声连连。
整台纪念大会可用“隆重盛大,严肃活泼”八个字概括。
为了配合纪念大会,同时补充纪念特辑由于截稿时间关系来不及载入的内容,宣传组编制了一本会刊,图文并茂,广受好评。
各项活动都制作了录像,正在编辑制作VCD。(待续)

作者:林学华

RELATED ARTICLES

月落湖

秋凉好读书

生活是美好的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