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雷锋的名字就会被人们想起,几十年来,雷锋精神一直在鼓舞、教育着我们每一代人,雷锋精神也一直伴随着我们。雷锋精神是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和伟大的激情,它体现在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志愿行为等方面,其实质和核心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从我上小学起,雷锋的事迹就深深感动了我们,这份感动,不是因为他有某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异秉,也不是因为他做了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源于他从身边事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雷锋很平凡,在那个饥荒的年月里,他几乎是倾尽所能地帮助别人,不图名利。他其实是以感恩之心在回报党和人民给予他的一切。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唤起了全社会的自觉向善意识和道德良知。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爱在细微之处,爱在平凡之间。如果我们能够像雷锋那样,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工作中自然能与同事和睦相处,互相扶持,精诚合作。
雷锋是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他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修身修德,提高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企业发展多出谋划策,多贡献力量。
偶尔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像雷锋这样做一辈子的好事,“学雷锋”贵在持之以恒。多年来,祖国大地上涌现了许许多多“活雷锋”,王进喜、焦裕禄、李素丽、杨善洲、郭明义……这些深深镌刻在祖国大地上的响亮名字,如同涓涓细流汇为汪洋,用精神的温度、信仰的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社会的点滴进步提供着不竭的动力源泉。
新时代,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有雷锋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工作中立足岗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们学雷锋,就是要有正确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让雷锋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作者:梁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