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5, 2025
Home文友庭院三保校友再亮流星

三保校友再亮流星

母校,是大家学知识长智慧建立做人道德品行的启蒙摇篮,几乎每一位学者都会对母校产生无法割舍的情缘,即使学校已经坍塌废址还是校楼只存记忆的梦幻楼阁,他都会念念不忘当初树立自己人生目标的金字塔里程碑这份情感。
六十年代末,当年政府强迫关闭华校,造成华裔子弟众多失学,华族传统观念只要有华文教学的学校,不管他是以什么宗教为背景的都会给子女去报名。之前的八属会馆改建成回教三保中学,一栋两层楼的会馆没有场地、图书馆、实习教室等设备,六十年代那种硬纸皮板间隔为教室,整栋建筑空气不是太流通,整天犹如在“温室”里的大烤箱,确实这个不起眼的大烘炉焖焗烘焙出很多美味点心“名菜佳肴”来。
三保学校在棉兰历史不是太过显著的名校,不过,三保大人是世界显著的伟大人物,学校培育出不少菁英社会栋梁为民众服务。学生很多在爪哇岛生活,有些移民国外。去年底,很庆幸通过讯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我们联系上好多位将近半个世纪失去联系的同班同学,凭着当时的记忆我抄录了AB两班同学的姓名继续在寻觅追踪大家的下落,通过各位的齐心合力找回了昔日的同伴,寻回半个世纪前大家都是两小无猜的小学生情谊,由青梅竹马转至到“黄梅铁马”,大家还保持着当时的童心不变,这是很难得的。去年十月和十一月我们AB两班出席见过两次面,第一次十一位,第二次二十二位,连同唯一可以联系上的班主任伍玉香老师夫妇,大家在tiara convention礼堂内歌舞今宵,部分定居雅加达的同学还纷纷通过手机视讯和大家及老师问候,仿佛又回到当年的学校生活似的。十二月底刚好有些学长们从雅加达回来棉兰,应学长邀请我们也出席RIA餐厅参加了三个跨班级不同班的同学一起同窗大会师,班主任老师夫妇也出席同学会,歌声响遏行云。今年三月十九日一位学长娶儿媳妇,当时虽然疫情开始严峻紧张,不过,大家几乎都不愿意错过这很难得的同学聚会,还有定居万隆市的学长特地来棉兰参加宴会,人生七十古来稀,有花堪折直须折,大家尽情欢乐地跟往事干杯。事后,印尼新冠状肺炎疫情严峻了,大家只能通过手机保持联系,呆在家里独唱绿岛小夜曲。
拜读了陈克友学长写的“校园里的风雨录”我鼓起勇气写了“三保母校风云录”没料报章一刊登我当天就联系上了陈克友学长,真是有缘。一张张泛黄模糊的毕业照片成了最珍贵的历史见证回忆录。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罗联威老师(罗生)当年任教阿拉伯文字,1972年罗生带着师母来三保学校与我见面,原来师母李秀英是我当年的华文补习老师。在很偶然与一位当年的邻居移民澳大利亚大姐通信息聊起,原来李秀英老师是她的亲戚,现在定居雅加达,通过邻居我又重新联系上七十年代的补习老师。获悉罗生于1992年因哮喘病逝,大女儿在美国,罗师母与次女儿住在雅加达。大家都已步入花甲年近古稀之龄,通过手机视讯有天方夜谭说不完的故事。
吴希同学,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月光和灯笼如“古月照今尘”,也照亮了每一位三保同学的心灵。嫦娥奔月的故事和水调歌头的朗诵可否随着邓丽君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合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呢”?我不算抛砖引玉也可以称之为三保学校的亲善大使吧,期待着三保同学的群星灿烂星河辉煌。

作者:晓杨

RELATED ARTICLES

月落湖

秋凉好读书

生活是美好的

- Advertisment -spot_img

Most Popular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