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雅加达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评估,在强劲的宏观经济表现以及坚定而全面的政策应对措施的支持下,印度尼西亚在大流行期间成功地维持了经济和金融部门的稳定。
根据3月23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条磋商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强劲的国内需求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支撑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表现将在2022-2023年继续走强。
IMF称,政策响应包括国家经济复苏计划(PEN)中包含的一揽子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部门鼓励信贷的努力。印度尼西亚央行对2022年3月23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条磋商报告中提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结果表示欢迎。
赞赏和积极评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对印度尼西亚奉行的各种政策表示赞赏和积极评价。一是当局承诺在2023年逐步恢复财政赤字上限至3%。
二是货币政策当局承诺保持领先,同时仍关注通胀率。
第三,当局鼓励金融市场深化和包容,特别是通过数字化。
第四,当局承诺通过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改革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增加投资、鼓励增长并减轻大流行的创伤性影响。
第五,当局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承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报告中认为,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和全球大宗商品状况的支持,印度尼西亚的经济表现将在2022-2023年继续加强。
尽管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风险因素,特别是与新病毒变种的出现以及由于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快于预期而可能导致全球金融状况收紧有关的风险因素。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符合印尼央行政策方向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在流动性政策正常化、金融深化和数字化方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预测与印尼央行(BI)的评估一致,即经济复苏的势头将在2022年持续。
IMF要下修成长展望
另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预告,基于俄乌战争带来的冲击,下月将下修全球经济成长展望。
格奥尔基耶娃告诉《外交政策》杂志,IMF4月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时将调降全球成长展望。IMF在1月报告预测,今年全球成长率4.4%,相较去年10月的估值掉了0.5个百分点,理由是供应链乱象未解。
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订于4月18-24日,在华府召开春季年会,IMF将在此期间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预测。
格奥尔基耶娃指,俄乌冲突及对俄罗斯施以惩罚性制裁,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带来的冲击,加上先进经济体升息,造就更紧缩的金融环境,将重创多个开发中经济体。
她表示,尽管乌克兰发生战争,但今年全球经济仍将勉力录得正增长,不过一些已经显示疲态的经济体可能会陷入衰退。“我们努力要达到的是经济增长率加快,已成为问题的通膨回落,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增长在下降,通膨在上升。我们将看到原本疲弱的经济又造成冲击的国家可能面临衰退风险。”(INT/G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