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报雅加达讯)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宣布,政府正加快制定《石油和天然气作业区(WK)加工合作条例草案》,以系统应对全国非法油井泛滥问题。该条例旨在提升石油产量、强化治理机制,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投资安全。
4月30日,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石油和天然气代理司长特里(Tri Winarno)表示,草案将规范国家石油公司(KKKS)与地方合作方的三种合作模式,包括:技术和运营合作(涉及闲置井及在产油田)、与地方矿业机关或合作社共同管理油井、以及老油井的合作管理。这一框架将使社区油井在法律框架内合法化,并纳入地方国企(BUMD)或合作社体系,统一接受管理。
合作计划设有四年过渡期。在此期间,若油井管理未能达到技术与安全标准,将依法终止合作。同时,过渡期内严禁新增钻井,违规者将面临法律追责。
特里指出,非法油井问题在全国多个省份广泛存在,涉及地区包括南苏门答腊、亚齐、占碑、中爪哇和东爪哇等地。据估算,每日非法产量高达6,000至10,000桶,仅南苏门答腊一地就有超过7,700口井,23万人参与作业,操作人员密度极高。(INT/编辑部)